Jump to content
开往-友链接力

未名殘章/farewell~3

未名殘章/farewell~2未名殘章/farewell~3 | 未名殘章/farewell~4

悲劇的結局是什麼?既然是結局,那就代表沒有下文了。有下文的我們通常稱之為轉折點,而轉折點代表着劇情向着相反的方向發展了,同時也代表着劇情存在再次轉折的可能。但我們的主題是結局。

首先,我們需要把情緒調至最低點,然後在這一刻畫上句號。情緒調至最低點?意思是,給予情緒勢能,使角色從高昂情緒中摔下去,衝破正常的情緒壁,達到更為絕望的絕望。然後,加上各種負面情緒調節劑,例如潛意識上浮、自負假想、認同疏離、絕望仿同,製作出人格崩潰。然後?然後在這一刻畫上句號。好了,和大家說拜拜吧,崩潰的主人公。

為了達到最佳效果,這一切不應存在任何暗示。但我們不可能不給予任何暗示:這不是因為劇作家的權限比上帝低;這是因為面向大眾(無論這個大眾多麼小眾)的作品不應該給予情緒衝擊或改動底層框架。暗示可以藏在劇情里,但粗心的觀眾可能發現不了,而且這無法給予改動底層框架的權限。暗示也可以直接通過警告彈出來,直接告訴觀眾:接下來的劇情無法回頭了,你無法回到過去了。然後?然後走吧。

不過,往好處想,這種預警告訴了觀眾:我們要開始了。然後,抱着預警心理或僥倖心理,觀眾可以體會到另一種意義上的情緒衝擊。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結局,我們又為何要經歷主人公的崩潰?因為墜落的那一刻是絕望主義悲劇的高光。

未名殘章/farewell~3 - end  絕望主義悲劇的現實性……

未名殘章/farewell~2未名殘章/farewell~3 | 未名殘章/farewell~4

Cookies help us deliver our services. By using our services,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