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未名残章/45:修订间差异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第19行: 第19行:
接下来讲讲在魔法发展的过程中,魔法本身的形式变化。人类在最初认知魔法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将这种自然现象理解为某种神秘力量,进而存在一些原始崇拜。而这种原始崇拜实际上就展现在魔法最初的形式——'''伊瓦拉文字'''中。当时的魔能比现在篇中的要强许多,因此其实更早时期的人们更能感受到魔法的一些内在机制,进而通过当时的某个语言(下文直接说伊瓦拉语言,不做另行命名)的文字描述魔法的形式,并将这个形式转化为实际的魔法。伊瓦拉文字所对应的伊瓦拉语言现已消亡,与现在篇中的人类语言没有演化关系。也因此,现代篇中无法很好地从语言学角度去揭示伊瓦拉文字的实际语义。
接下来讲讲在魔法发展的过程中,魔法本身的形式变化。人类在最初认知魔法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将这种自然现象理解为某种神秘力量,进而存在一些原始崇拜。而这种原始崇拜实际上就展现在魔法最初的形式——'''伊瓦拉文字'''中。当时的魔能比现在篇中的要强许多,因此其实更早时期的人们更能感受到魔法的一些内在机制,进而通过当时的某个语言(下文直接说伊瓦拉语言,不做另行命名)的文字描述魔法的形式,并将这个形式转化为实际的魔法。伊瓦拉文字所对应的伊瓦拉语言现已消亡,与现在篇中的人类语言没有演化关系。也因此,现代篇中无法很好地从语言学角度去揭示伊瓦拉文字的实际语义。


随着伊瓦拉语言的没落,人们抢救性的将当时的大部分语义记录了下来,并基于当时对魔法的理解,将他们转化成了更脱离文字语义的形式——'''线性式'''。线性式完全基于非文字的符号(路径、箭头与一些图形)线性(长条状区域)表示,将当时仍存的伊瓦拉文字中的一些语义全部与符号和直觉上的符号的语句结构对应。从本质上说,线性式的思维与伊瓦拉文字没有区别,只不过是抛弃了文字,抛弃了一定的语义化。当然,这是有代价的。由于一定程度上抛弃了语义化(可以说是大部分的),一些用伊瓦拉文字表示很简洁的东西在线性式下必须用相对复杂的语句,多步(行)描述一个本来很简单的路径才能表达原来的意思。因此,在线性式诞生的同时,也诞生了'''平面式'''。平面式需要一定的方形区域来储存魔法的形式,但他引入的一些用于表达层次的呈现方式,反而允许在更小的区域中表达更多的魔法路径,在面对更复杂的结构时也更具辨识性。也因此,目前的魔法教学依然保留了三种形式,除了他们各自的特点以外,主要也是历史遗留问题,不得不教。
随着伊瓦拉语言的没落,人们抢救性的将当时的大部分语义记录了下来,并基于当时对魔法的理解,将他们转化成了更脱离文字语义的形式——'''线性式'''。线性式完全基于非文字的符号(路径、箭头与一些图形)线性(长条状区域)表示,将当时仍存的伊瓦拉文字中的一些语义全部与符号和直觉上的符号的语句结构对应。从本质上说,线性式的思维与伊瓦拉文字没有区别,只不过是抛弃了文字,抛弃了一定的语义化。当然,这是有代价的。由于一定程度上抛弃了语义化(可以说是大部分的),一些用伊瓦拉文字表示很简洁的东西在线性式下必须用相对复杂的语句,多步(行)描述一个本来很简单的路径才能表达原来的意思。因此,在线性式诞生的同时,也诞生了'''平面式'''。平面式需要一定的方形区域来储存魔法的形式,但他引入的一些用于表达层次的呈现方式,反而允许在更小的区域中表达更多的魔法路径,在面对更复杂的结构时也更具辨识性,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也因此,目前的魔法教学依然保留了三种形式,除了他们各自的特点以外,主要也是历史遗留问题,不得不教。

魔法发展的总是比科技更快一些——每个物种差不多都是这样(除了魔法适应性特别低的,比如可能有一些昆虫类的部族)。但在理论性总结这个方面,人类会更胜一筹,因此人类的发展一度在很多方面是领先于其他物种的。但很快,随着魔法的推广,高能魔法逐渐也为人所知,为人所滥用。随之而来的,便是第一次灾变。第一次灾变当然有人(有记录的一位叫萨菲尔)会预测到,但是这些补救方案要么不切实际(萨菲尔的策略十分激进),要么虽然可行但是得不到大家的青睐。萨菲尔最终只得在无人研究的时空魔法领域独自探索一条出路,最后栽了跟头,将自己从当前时间线上解除了关联,也就是相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死了。也因此,他在其他世界线的情况对于这个时间线来说是没法观测的。也就等于死了。

灾变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魔能紊流。高能的紊流对所有生物都是一种打击和损伤,因此大部分智慧物种都搭建起了一些防护罩(非智慧物种有的会有一些自己的方法)。不刊之护的第一次记载大约就出自这里。第一次灾变的持续时间相当长,人类侧的更迭、精灵都市的废弃等,都是这次灾变带来的。就人类侧本身来说,人类掀起了对魔法的口诛笔伐,在将要形成战争的时候,魔法侧的人主动(同时也是被迫)选择与其他人割裂,就这样各自发展,慢慢过渡到了现在篇。

这中间还有很多内容。他们分开之后做了些什么呢?当然,就是各自做了各自该做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就人类侧整体来说,其他物种的压力依然是存在的,遗留的课题依然是存在的。科技侧主要就是发展了现实(也就是读者你所在的世界,但愿对的上)的那些我们熟悉(或者根本不熟悉的)各种学科规律和学科应用。换句话说,现在篇里面可以用现实中存在的很多科技概念,而这些概念在幻想系中的出现,集中于过去篇中第一次灾变之后的这段时间。魔法侧当然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伊瓦拉文字有很多要整理和破译(还原)的,新领域时空魔法的探索,以及对灾变的反思,运用和经验总结,还有一些原本就等待发展的领域,等等。

到过去篇末期,科技侧点出了Cirrus——相比于激素(T1)和神经(T2)来说更广更迅速,也更可靠的信息传导方式。什么是可靠?魔法侧一直以来都以擅长整体处理思维为其优势,但是事实,“思维”这种东西很难去精准地描述,也就是可再现性很差。当然,你会说有一些例子,里面有一些东西会储存一些“思维”或者“记忆”,人们也可以“无损”读取,但是请注意:人去理解思维,这本身就已经有偏差了。换句话说,虽然有了更好传递思维的方式,但是他的可靠性是很差的——你不能说这个思维传来传去,他就是原来的东西。他经过很多层转换之后可能已经产生了大量细微的差异,而没有人能够在这些差异积累出很大的偏差之前察觉到。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是魔法侧也不赞成将时间魔法获得到的消息作为决定性证据——因为不够可靠。

我可以举个例子。如果你通过时空魔法穿越到了人类早期社会,当时的一般等价物还是贝壳。就算你说,啊,我要通过时间穿越的方法赚大钱,但是,穿越回去的过程中,人的思维就已经受到了当时的影响了——你当时当然会乐意接受贝壳,但是穿越回来的时候你就会拍大腿了。同样,只是观察古人的思想,也很难说一个人可以把他的意思精准转述出来——想要理解很容易,想要提取其中不同于现在的背景信息,并结合这些东西去解释古代的内容,就很难。就和你知道一个东西,但是就是不知道它叫什么一样。

时空魔法的基础是关联性。从地下出土的考古材料与当时的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就能从中提取更多信息。换句话说,即使只是把某块石板上的内容摘录下来,这些内容与石板本身的关联性也会大大降低。


{{UFNav|type=foot}}
{{UFNav|type=foot}}

2021年11月27日 (六) 19:22的版本

未名残章/44未名残章/45 | 未名残章/46

与前文的联系

上一篇:未名残章/43、下一篇:未名残章/?

此条目尚未完成。

你可以帮助我们扩充关于该主题的更多信息。
原因:纸质版未完成

嗯,过去篇。

假设上一篇提到的新世界存在,那么过去篇的时代是指从旧世界人类诞生开始,经过第一次灾变,到远星任教前的这么一段时间。当然,我们以灾变为界限,再把旧世界分为古世界(灾变前)和旧世界(灾变后)。这样,时间线就分为古世界、旧世界和新世界。新世界存在的必要条件是引发第二次灾变。更普遍意义上说,其实新世界在各个时间枝杈上的存在是低频的。

之前的剧情中有提及“库洛”这位魔法师。我们按照上述分类来说,则他就是古世界的魔法师。注意,这里的古世界基本上是后期末期。从此往早了推,我们有4位贤者回廊的创始人。分别叫大卫(David)、约翰(Johann)、埃里克(Eric)和杰西(Jesse,女)。基于非常显然的原因,杰西是一位女性。如果这个世界有区分肤色人种的话(我基本不考虑,你们要是规定了也随意,但是幻想系现在篇不存在人种歧视),杰西是一位黑人女性。再往早,那就是创造了火素,Hiem,的厨师(名为杰夫(Jeff),完整性考虑)。再往前的话基本上就是刀耕火耨的时代了。

我大约提过数次古世界的发展(描述散落在各处),总之再说说。人类诞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逐渐形成聚落。与现实不同,由于魔法场的存在,除了相当于现实中智人的人类,还有精灵和其他的一些魔法适应性较高的生物。人类当然是有魔法适应性的,不过总体上不强,因此人类侧在一开始便是科技与魔法一同发展的情况,技能树点的比较全。这样,人类才有了足够的实力与精灵对垒。这便是最初的基本状况了。这个情况在灾变前和灾变后都没有太大差别,基本上两方的势力更迭都保持了同步。

接下来讲讲在魔法发展的过程中,魔法本身的形式变化。人类在最初认知魔法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将这种自然现象理解为某种神秘力量,进而存在一些原始崇拜。而这种原始崇拜实际上就展现在魔法最初的形式——伊瓦拉文字中。当时的魔能比现在篇中的要强许多,因此其实更早时期的人们更能感受到魔法的一些内在机制,进而通过当时的某个语言(下文直接说伊瓦拉语言,不做另行命名)的文字描述魔法的形式,并将这个形式转化为实际的魔法。伊瓦拉文字所对应的伊瓦拉语言现已消亡,与现在篇中的人类语言没有演化关系。也因此,现代篇中无法很好地从语言学角度去揭示伊瓦拉文字的实际语义。

随着伊瓦拉语言的没落,人们抢救性的将当时的大部分语义记录了下来,并基于当时对魔法的理解,将他们转化成了更脱离文字语义的形式——线性式。线性式完全基于非文字的符号(路径、箭头与一些图形)线性(长条状区域)表示,将当时仍存的伊瓦拉文字中的一些语义全部与符号和直觉上的符号的语句结构对应。从本质上说,线性式的思维与伊瓦拉文字没有区别,只不过是抛弃了文字,抛弃了一定的语义化。当然,这是有代价的。由于一定程度上抛弃了语义化(可以说是大部分的),一些用伊瓦拉文字表示很简洁的东西在线性式下必须用相对复杂的语句,多步(行)描述一个本来很简单的路径才能表达原来的意思。因此,在线性式诞生的同时,也诞生了平面式。平面式需要一定的方形区域来储存魔法的形式,但他引入的一些用于表达层次的呈现方式,反而允许在更小的区域中表达更多的魔法路径,在面对更复杂的结构时也更具辨识性,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也因此,目前的魔法教学依然保留了三种形式,除了他们各自的特点以外,主要也是历史遗留问题,不得不教。

魔法发展的总是比科技更快一些——每个物种差不多都是这样(除了魔法适应性特别低的,比如可能有一些昆虫类的部族)。但在理论性总结这个方面,人类会更胜一筹,因此人类的发展一度在很多方面是领先于其他物种的。但很快,随着魔法的推广,高能魔法逐渐也为人所知,为人所滥用。随之而来的,便是第一次灾变。第一次灾变当然有人(有记录的一位叫萨菲尔)会预测到,但是这些补救方案要么不切实际(萨菲尔的策略十分激进),要么虽然可行但是得不到大家的青睐。萨菲尔最终只得在无人研究的时空魔法领域独自探索一条出路,最后栽了跟头,将自己从当前时间线上解除了关联,也就是相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死了。也因此,他在其他世界线的情况对于这个时间线来说是没法观测的。也就等于死了。

灾变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魔能紊流。高能的紊流对所有生物都是一种打击和损伤,因此大部分智慧物种都搭建起了一些防护罩(非智慧物种有的会有一些自己的方法)。不刊之护的第一次记载大约就出自这里。第一次灾变的持续时间相当长,人类侧的更迭、精灵都市的废弃等,都是这次灾变带来的。就人类侧本身来说,人类掀起了对魔法的口诛笔伐,在将要形成战争的时候,魔法侧的人主动(同时也是被迫)选择与其他人割裂,就这样各自发展,慢慢过渡到了现在篇。

这中间还有很多内容。他们分开之后做了些什么呢?当然,就是各自做了各自该做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就人类侧整体来说,其他物种的压力依然是存在的,遗留的课题依然是存在的。科技侧主要就是发展了现实(也就是读者你所在的世界,但愿对的上)的那些我们熟悉(或者根本不熟悉的)各种学科规律和学科应用。换句话说,现在篇里面可以用现实中存在的很多科技概念,而这些概念在幻想系中的出现,集中于过去篇中第一次灾变之后的这段时间。魔法侧当然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伊瓦拉文字有很多要整理和破译(还原)的,新领域时空魔法的探索,以及对灾变的反思,运用和经验总结,还有一些原本就等待发展的领域,等等。

到过去篇末期,科技侧点出了Cirrus——相比于激素(T1)和神经(T2)来说更广更迅速,也更可靠的信息传导方式。什么是可靠?魔法侧一直以来都以擅长整体处理思维为其优势,但是事实,“思维”这种东西很难去精准地描述,也就是可再现性很差。当然,你会说有一些例子,里面有一些东西会储存一些“思维”或者“记忆”,人们也可以“无损”读取,但是请注意:人去理解思维,这本身就已经有偏差了。换句话说,虽然有了更好传递思维的方式,但是他的可靠性是很差的——你不能说这个思维传来传去,他就是原来的东西。他经过很多层转换之后可能已经产生了大量细微的差异,而没有人能够在这些差异积累出很大的偏差之前察觉到。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是魔法侧也不赞成将时间魔法获得到的消息作为决定性证据——因为不够可靠。

我可以举个例子。如果你通过时空魔法穿越到了人类早期社会,当时的一般等价物还是贝壳。就算你说,啊,我要通过时间穿越的方法赚大钱,但是,穿越回去的过程中,人的思维就已经受到了当时的影响了——你当时当然会乐意接受贝壳,但是穿越回来的时候你就会拍大腿了。同样,只是观察古人的思想,也很难说一个人可以把他的意思精准转述出来——想要理解很容易,想要提取其中不同于现在的背景信息,并结合这些东西去解释古代的内容,就很难。就和你知道一个东西,但是就是不知道它叫什么一样。

时空魔法的基础是关联性。从地下出土的考古材料与当时的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就能从中提取更多信息。换句话说,即使只是把某块石板上的内容摘录下来,这些内容与石板本身的关联性也会大大降低。

未名残章/44未名残章/45 | 未名残章/46

Cookie帮助我们提供我们的服务。通过使用我们的服务,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